哲方月评丨水下的秘密“它”知道—水下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

哲方智能机器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   哲方月评丨水下的秘密“它”知道—水下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

 

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,水资源占据了超过70%的部分,人类对于水下世界的探寻从未停下脚步。伴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日趋广泛和无人机的火爆趋势,水下无人机逐渐在这个市场崭露头角,成为多数机器人企业的力争之地。
目前市场上的水下无人机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,工业级大多为政府使用或作为商用,多应用于船底外部检查、渔业养殖、水库检查、潜水俱乐部、城市管道清洁等场景,同时具备海洋科考、海洋救援以及海洋石油勘探等功能。消费级则多出现在海洋旅游、深水运动等休闲娱乐场所。

图源自网络

但是水下无人机领域才刚起步,真正进入市场的更是屈指可数。尤其在国内,虽不乏有一批企业开始抢先布局消费级市场,如深之蓝、鳍源科技、博雅工道、潜行科技、微孚科技等,但是还未有像大疆等航拍无人机领域的巨头出现。

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称,2018年机器人与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31亿美元,较2017年增长22.1%,到2021年更将高达2184亿美元。面对着如此庞大而未知的市场和日趋严格的监管,中国水下无人机的前方充满了机遇和挑战。

 

挑战篇:技术水准与从业门槛不平衡

 

由于水下无人机行业发展较晚,从业人员相对较少,部分制造技术被国外垄断,部件制造成本高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:

1.视觉系统:水下无人机的拍摄能见度一般。我国海洋环境质量亟待改善,浑浊水域面积较广,水下能见度一般,视频拍摄效果不佳,严重影响水下观测和作业;

2.动力系统:技术和成本是动力系统的难点。目前国内水下装备的动力系统受制于国外,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;进口推进器价格昂贵,占水下机器人成本比例高;

3.水下工作深度有限。发展优化6000m水深技术,成为许多国家的目标。海洋资源大多存储于深海,6000m以上水深的海洋面积,占海洋总面积的97%。因此,许多国家把发展6000m水深技术作为目标;

4.推进器技术、本体控制技术、密封技术、抗流技术、防腐蚀技术以及水下定位、精确控制和稳定性都是水下无人机的技术难点;

5.能源供给问题:目前正在研究的各种可利用的能源系统,包括一次电池、二次电池、燃料电池、热机、太阳能及核能源。
国内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一般,差距很小,产品也集中于内陆水域观察级水下机器人,涉足技术难度大的海洋装备和作业级水下机器人的企业非常少,行业应用还没有完全打开。因此,国内竞争重点在于价格竞争,导致高端产业低端化。

国外企业因为发展时间长,在高端装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几乎垄断了国内商用和科考用的高端水下机器人,单台设备超过千万元,产品附加值高,但其过高的价格和较差的服务使人却步。

 

 

机遇篇:提高科研水平,精准瞄准市场

 

从技术层面看,虽然国内企业在水下无人机方面的技术还无法撑起一席之地,但是对于国内拥有科研院所技术及资金支持的企业而言,技术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升空间。湖南哈工楚帆脱胎于哈工大机器人(岳阳)军民融合研究院,创始人张川任研究院水装备所所长,凭借研究院强大的专家力量和资金支持,其项目公司成立不到半年订单已超300万元,产品和技术均获得市场认可。

从市场层面看,与航拍无人机市场类似,水下无人机未来最大的市场潜力一定在于消费级水下无人机,行业将出现1-2家类似的大疆这样的行业巨无霸。
一方面,当前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对价格敏感度高,国内企业具有一定优势,北京和广东都有不少公司提供相关产品,价格也从数万向一万以内靠拢,价格战已经形成。

另一方面,由于国内水域环境质量有待改善,拍摄效果欠佳,因此消费级水下无人机用户主要在海外,海外渠道资源丰富的企业竞争力更强,消费级水下无人机市场的成熟以及行业巨无霸的形成仍需要时间,国内消费级水下无人机企业需要做的是不断积累技术、迭代产品、改善用户体验。

2020-05-11 10:40
浏览量:0